(相关资料图)
中新网福州3月31日电 福建省医保局副局长梁步腾31日在福州透露,福建常态化推进药品耗材集采,挤压虚高价格“水分”。截至目前,累计落地国家、省际、省级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药品13批次、医用耗材9批次,共涉及396个药品和19类医用耗材,累计节约医药费用达79亿元。
梁步腾认为,通过集中带量采购,有效推动中选药品、医用耗材价格大幅下降,集采中选产品平均降幅50%左右,价格回归合理。比如肝癌一线靶向药仑伐替尼胶囊,每粒价格从平均108元降至10.68元,一个治疗周期可节约费用8750元;心脏介入的房颤消融手术,落地后单台手术耗材成本将由集采前的平均7.6万元降至集采后4.2万元。
福建药品耗材集采覆盖面持续扩大。梁步腾介绍,在落实国家集采的基础上,福建进一步推进省级集采提速扩面,集采药品涵盖化学药、生物药、中成药三大领域,集采耗材从高值医用耗材逐步拓展到普通医用耗材和体外诊断试剂。特别是2022年牵头组织了覆盖27省心脏介入电生理、15省腔镜吻合器两类耗材省际联盟采购,有效破解集采难题,中选产品平均降幅分别达49.35%、55.91%,按照联盟省份首年采购需求量计算,预计每年将节约医疗费用近70亿元。
福建药品耗材产品质量稳步提升。目前,国家集采均是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,福建省集采也建立了严格的质量准入体系。据统计,通过集采,群众使用过评药品的占比由集采前的50%上升到90%以上,显著提高群众用药质量水平,确保集采降价又提质。
目前,福建实施“双通道”管理机制,确保国家谈判药品“买得到、能报销”。梁步腾表示,建立完善“双通道”管理机制是破解部分国谈药品“进院难”,提高谈判药品可及性的有效路径;医保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,扎实推进国谈药品落地实施。及时更新扩大医保目录,扩大“双通道”药品范围,畅通医保电子处方流转渠道。
福建于2021年在全国率先上线医保电子处方流转中心,推动电子处方在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、零售药店的顺畅流转,实现定点零售药店的处方接收、刷脸核验、药师审方、医保结算、药品出库等一体化服务。截至目前,覆盖全省11个统筹区的162家定点医药机构(定点医疗机构69家、定点零售药店93家)接入电子处方流转中心,开具电子处方10.6万张,药品销售额2.83亿元,医保结算额超1.89亿元,电子处方流转量占比居全国第一,切实打通国谈药品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福建正完善医保支付政策,减轻民众用药负担。梁步腾说,在降低药品耗材价格、提升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可及性的基础上,福建还从三方面配套完善医保支付政策,提升群众用药待遇保障水平。
一是实行部分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。将使用周期长、年度费用高、未纳入门诊特殊病种的治疗性谈判药品纳入单列门诊统筹支付范围,不设起付线,职工和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分别达80%、60%,目前共有四批次64个药品纳入单列门诊统筹支付,广大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即可享受较高的医保待遇。
二是降低药品耗材个人先行自付比例。药品方面,重点降低谈判药、靶向药等高价药品个人先行自付比例,其中2022年降低了5个百分点。耗材方面,对于纳入集采的产品全面取消医保个人先行自付比例。
三是提高耗材医保最高支付限额。将心脏介入等12项高值医用耗材的医保最高支付限额从原来的2万元左右提高至3~10万元,如心脏除颤器提高至6~8万元,主动脉介入心脏瓣膜提高至10万元。(来源:中新网 记者 龙敏)
标签: